Thursday 17 June 2010

林少芬说世博新加坡馆


关于上海世博的新加坡馆的恶评,已经听了看了很多。
虽然在传统媒体上,这些不良的评语总是被媒体操控者和谐掉了,但还好有无孔不入的新媒体,让一些真正反应事实的声音和看法得以公诸于世。

我比较在意的,其实是新加坡馆的负责人等,究竟在看了听了这些评语之后,是欣然接受、恍然大悟、后知后觉、置之不理、一笑置之,还是嗤之以鼻呢?

今天早报刊登了上海世博新加坡馆咨询顾问团队主席,也是本地扬名海外的广告界知名创意人林少芬,对于世博新加坡馆的看法。
很庆幸看到,她实事求是地阐述了她本身对世博馆不足之处的失望和遗憾,毫无掩饰。也很庆幸看到媒体操控者并没有和谐掉她的遗憾。

相较于Mr Lee在5月14日参观新加坡馆后毫无保留的赞许,还有委员会成员之一的蔡博士不停的歌功颂德,林少芬这种毫不受到任何政治正确包袱负累的心态,才真的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媒体操控者们,学学吧,别老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而成为“谐”调员。


以下是林少芬于早报的文章:

“观棋不语看世博” ——我如何评价新加坡馆
林少芬

最近坊间频频传来大家对上海世博新加坡馆的失望与抱怨,身为上海世博新加坡馆咨询顾问团队的主席,我其实也一直想说些话。
  今年的5月14日,为了迎接内阁资政李光耀的莅临,我正式踏入了世博新加坡馆。这也是我第一次走入新加坡馆。
  那天一早的世博园,风光明媚,人潮摩肩接踵。当远远地看到外形突出、犹如音乐盒概念的新加坡馆时,我的心是火热和激动的。想到自己这两年来有份参与这个项目,我立刻兴奋地疾步奔向新加坡馆 。
  然而走近展馆时,还没踏进馆内,我就被眼前直击而来的赞助商大型抢眼招牌给吓个正着。虽然之前内部沟通时也知道会有赞助商的参与,但真的没想到真实的情况竟是这么“超然巨大”。
  于是在惊魂甫定之后,我走马看花地在馆内寻找曾在开会时看过的各个“纸上谈兵”的项目,想亲眼一睹落实后的成品。 但看完一遍后,我心中有些许隐隐作痛的失望。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左思右想,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我看到的一个纰漏就是如公众所非议的一样,那就是内部建筑设计真的好像就不是为展示而设想的。这和远观的亮丽外貌成了一个尴尬的强烈对比。我一直想,是不是当我们集中火力专注于外形的美观时,却忽略了内部建筑设计的考量?是不是也因为这个疏忽而影响了馆里内容的呈现?

其次,最为人诟病的赞助商招牌的确是“大剌剌”地布满了馆内馆外。在正常情形底下,人的视线焦点比例总是相对的。所以是不是当眼中所见的都是这些巨大招牌时,脑子里已无法腾出空间来给其他的展示内容了?难怪参观者的直觉就是小小的新加坡馆好像就是让这些赞助商给占据了。

  
再者,二楼是整个展馆的核心重头戏,呈献的是由新加坡四大歌星携手演唱的MV。只见开场之前又是赞助商的广告,紧接的就是我们国宝级歌手们徐徐抒发个人情怀的这支MV。在现场观看这个大型MV时,才真正感受到MV的内容和其他项目呈现的主题确是有些格格不入。 更甚的是,观众会质疑若说这个MV是为了吸引大家排队进场而特别摄制的大卖点,那为何它却早就已在世博开幕之前于中港台各大媒体广而告之、强力放送了呢?试想,参观者在苦候排队好几个小时后才能观看到的这个‘镇馆之宝’居然是他们每天打开电视就能轻易看到的MV,心中难免会有一种不爽的感觉吧。
  看到以上的这些瑕疵,我哑然了。如此疏忽是执行时低估参观者的鉴赏水平?或在商业考量时企图炒作短期效应?说实在的,我之前对这次世博新加坡馆的期待也很高,所以当看到这样的结果时,心中也是久久不能平静……

  时光倒回三年前吧。记得那年当上海世博局邀请我和团队为他们拍摄以世博会为主题的形象宣传广告片时,负责宣传事务的徐威先生告诉我这么一段令我听后也为之动容的故事。他说当他接见日本的世博代表团时,日本的官员告诉他,当年在大阪举行的世博会,对日本的意义是无远弗届的。因为世博会在大阪举办,无形中也深远地影响和提升了日本一整代人的视野和国民素质。因为在资讯还没那么发达的七十年代,是大阪世博会的举办让日本老百姓能有这么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集中的方式见识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最好最优质的文明成果。因为无论是从任何角度来看,那都是一场集全球经济、文化、历史和科技等等不同领域的智慧才干知识的交流与较劲。日本人在惊叹于他国的优秀和先进外,也不忘自己虚心学习和偷偷努力。于是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便造就出八十年代让世界震惊的日本第一的经济奇迹与如雨后春笋般的各大优质品牌蓬勃发展行销全世界,这种成就也可间接或直接地追溯到大阪世博会这个源头。

  两年前,在替上海世博局拍摄完宣传片的多个月后,我接到了新加坡旅游局的邀请,担任本届世博会新加坡馆的顾问团队主席。我猜想他们考量到的或许是因为这届的世博会是在中国上海举办的关系,而这些年来我那一点的“中国经验”或许可派上用场。坦白说,这个邀请还颇令我犹豫的。因为所谓的“顾问团主席”的职责,基本上能做的就只是咨询及穿针引线的工作,真正拍板及构思动手的还是旅游局的负责人及发包出去的总设计建筑师、创意制作团队及节目编排团队等。当然,其他政府机构也会从中协调与配合。作为一个创意人,如果只能做到“观棋不语”,其实是挺折磨人的。然而想到能有机会参与这么一个意义深远的盛事,我还是兴致勃勃地答应下来了。

  本届上海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像这样的主题,参加展览的各国必须以城市发展做为课题。就如世博当局所要求的,作为首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界博览会,在这184天的展期里,各展馆必须围绕在这个课题,“充分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发展经验、传播先进城市理念,从而为新世纪人类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探索崭新的模式,为生态和谐社会的缔造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动的例证。 ”
  我们顾问团、旅游局及政府单位最终选择了以音乐盒造型设计的建筑团队,盼望负责内外硬体建筑设计的领军建筑团队不仅照顾到施工的稳固和精致外,也能在内部空间展示的质感和应用上与负责软体内容的其他团队“里应外合”,在执行的过程中能以‘音乐’为载体,诠释在城市发展的历程里如何打造新加坡成为一个宜居模范城市的主题——“城市交响曲”。

  这确是一个工程浩大的任务,任何重要决策者或执行者若拿捏不好,都有可能“得形忘意”或“得意忘形”,甚至“形意皆失”。而且一不小心,“骨牌论”或“蝴蝶效应”的恶梦随时有可能成真。所以作为团队的每一份子,这个大度的认知还是最为重要的。毕竟这次能代表新加坡在这么一个重要的舞台上与世界各大城市互相较劲观摩,任何参与者都不应把这个机会当成是个自我表现的平台,而应视为是一次任重道远的国民使命。
  平心而论,以新加坡建国历史短浅的小国经验来和许多泱泱大国或古老城市比较,我们唯有在“知己知彼”的认识上发挥我们最为优秀的强项,才能有条件且不卑不亢地与别人较量。而首先,懂得“藏拙”本身就已是一门拿捏不易的深奥学问。
我们有“沙爹”,人家也有“沙爹”
若从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旅游文化、自然景观、人口多元丰富性或国家历史背景等层面来探讨这个主题,不难发现我们和周围的亚细安国家和亚洲城市都有太多的相似度。例如我们有“沙爹”,人家也有“沙爹”、我们有民族舞蹈,人家也有民族舞蹈、我们的“多元文化”、流行歌星偶像、高楼大厦等等,人家也都有相似的,而且还可能比我們有的更好更高更多及更出名。不是说这些都不是代表新加坡文化或呈现新加坡面貌的元素,而是它们实在还不足以撑起或突显新加坡最厉害最令人赞赏的强项。在这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我们面临的最大考验,其实就是要如何不离题地表现出新加坡在城市发展的这一课题中所展现出来的最有魅力的亮点。

  在我从事创意工作的多年经验里,我常认为最真挚最纯粹的单一点子,永远是最能打动人心和最扎眼球的好创意。 越要哗众取宠及面面俱圆,最终则反而越不讨好。在我们这次这个小小的新加坡馆里,若要表现太多的点子和讨好各个单位,最终都会把视点分散掉。若能深谙“少就是多,多就是惑”的道理,老老实实诉说最单纯最真实最动人的单一主题,相信我们新加坡馆肯定会更有看头的。我观察了这回世博展览会几个出色的国家馆子,也应验了这个不变的道理。当然,在这过程中,执行的品味与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功因素。

  新加坡在短短建国的几十年里,在世界舞台上缔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就曾在几个月前的一个新加坡论坛上说过,他在接触到许多第三世界的国家领袖时,他们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表示新加坡是他们学习的楷模。
  诚然,这几十年来在新加坡全民与政府不断努力的打造下,我们在全球最宜居的城市排行榜上都交上了傲人的成绩单。无论是在基础建设、生态保护、国际接轨、环境规划、治安保障、行政效率及人文建设等等方面,我们的成就,都是许多亚洲国家和城市所佩服与羡慕的。新加坡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从一个没有腹地和没有天然资源的第三世界,一步步蜕变成今日的第一世界绿洲城市,灿烂耀眼,但可惜不少国人对于这样的成就太视为“想当然耳”,看不到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和感人的故事。我们这个小小岛国,确确实实出现了划时代跨领域的世界级巨人领袖,以宏观的气魄和眼光带领我们一起创造这个神话。 况且更重要的是,在打造这么一个硬体的过程中,新加坡的国民素质和人文建设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得到提升和改善,而这更是一个值得与许多城市互相交流切磋的难得例证。 这,不就是蕞尔小国所体现出来的大智慧吗?这次世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就是我们最能发挥这单一强项的最佳舞台吗?新加坡馆“城市交响曲”原应体现的就是这个主题,然而在执行面上却没有把握到这个绝佳的机会展现,这其实是相当可惜和令人感到非常痛心遗憾的。
另一个全民集体学习的宝贵经验和驿站
  距离世博的结束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公众的批评应是做为旅游局与我们这个顾问团谦虚听取意见及反馈意见的一个检讨平台。我向旅游局局长反映了我的深切关心与意见后,也期待团队能抱着“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的客观和果决态度,虚心检讨检定和尽快改进改善。因为我深信有很多善意的批评其实是非常中肯和客观的。截稿之前,已获知旅游局正尽力纠正这次的错误和疏忽,盼望大家也能给予正面的体谅与支持。毕竟要办好这么一个大规模的项目并非易事。

  在此,也希望在大家还批评“叻沙”不够地道、游戏不够好玩、视频银幕不够人家展馆的大和炫、商家赞助广告泛滥到喧宾夺主、屋顶花园植物干枯凋谢、流行歌星的MV肤浅、展览厅内部施工粗糙及表演节目无趣难看等等的当儿, 作为新加坡的每一个份子,也能重新思考做为小国寡民的我们,如何从这次别人的经验和作品里学习到更多未来国家发展和提升全民素质的深层意义。若日本国民从七十年代的大阪博览会所汲取的养分足以让一代的日本国人受益不浅,那这次有机会游览上海世博的许多新加坡人,或许也可借鉴日本国民谦虚学习的这个心路历程,把这次对新加坡馆的期许和失望当成是另一个全民集体学习的宝贵经验和驿站。

  最后想说的就是,许多暂时的结构及短暂的感官刺激最后都会随着世博的结束消失得无踪无影,烟消云散。然而,若能以最真挚最感人的内涵和最深邃最睿智的思考来诠释世博的精神意义,那么,留在大家心中的这个深层感动和传奇才会随着岁月的洗礼而与日弥坚。新加坡故事也才会在世博的历史里留下一段美丽的佳话。

6 comments:

slumberpace said...

够力咯!前面刚开始字还大大的,怎么越看越小的感觉!没错是越下面越小~看到眼睛痛啦~XD是不是故意的呀?

tonfucius said...

slumberpace:哈哈,是啊,因为要分辨我自己写的东西及转载的文章嘛~~
而且林少芬的文章真的很长,用大字体po会变得更长,可能会吓跑或许可能大概希望会看的网友~~

Anonymous said...

呵呵,老李有一些话没对媒体说啦。有兴趣的话,我告诉你。

老廖

tonfucius said...

老廖:是哦,那还真要听听看,我就想老李是何等样人,不过关的东西他不可能轻易ok的~~
好好,有空找你~~

said...

至少你们有勇气承认不足,
我们的旅游部长,还说我们的馆,是15大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不懂哪里来的资料。

tonfucius said...

亮:哈哈,当guan的都要先练成脸皮厚神功才行~~

Related Posts Widget for Blogs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