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19 March 2013

与李冠芳的“爱情这回事”



联想串烧
无限联想,连珠串烧;和栋嘉宾,轮流出招;你说你理,我说我道;天马行空,各有味道。


冠芳
不是深宫怨妇的怨尤,但爱情是不可靠的。作家成英姝说,爱情这东西,不是你能拿的。除非你是卡门,懂得何时脱手。至少,得懂得适时从爱情里回到现实。爱情像股票,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下跌,所以最好在升得足够时,就放手。但恋爱男女往往贪心,以致无法避免烧到手。

和栋:
有人觉得单身爽快,有人失去爱情就了无生趣。没有谁对谁错,强求就是自寻烦恼。缘分未到或尽了不如享受孤独;感觉来了即使崇尚单身也无需怀疑,就好好恋爱一场吧。至于要投入几分,那是一次show hand的赌博,在爱情里大家都是豪客,也只有这种义无反顾的豪赌,爱情才会有意思。谁稀罕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谈恋爱啊?

冠芳
但爱情绝对不能势利,不能用量化的尺量度。你有多爱我当然是天下第一蠢问。爱情终究是一种精神,是心灵的柴米油盐调味剂。缺乏爱情,生命无味。爱情当道时,好好品味才是王道。所以张爱玲说,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也因此,爱情很麻烦。

和栋:
网上有个说法,爱情是两个人的,根本不存在小三问题。当其中一人移情别恋,新的爱情就会在移情者和新来者两人间发生。被遗弃者即使是元配,最终反而成了小三。爱情嘛,就是毋庸置疑地自私,我爱你也爱他的难以取舍,只是优柔寡断和人心不足罢了。所以3P或以上的关系,当事人再怎么声称有多心甘情愿,都被视为变态。

冠芳
说真的,那种死守一生的爱情最可怕。中国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单恋京城美女兼才女林徽因,理性退出,却又选择与情敌梁思成毗邻而居。林徽因英年早逝,梁思成后来还续了弦,金先生却抱着林的照片终生没娶。这应该是最伟大最浪漫的爱情。但,也很惊人。

和栋:
Twilight》里的吸血帅鬼”Robert Pattinson和戏里的女友Kristen Stewart戏外也成了恋人,Kristen大胆劈腿,搞上其貌不扬又有家室的导演Rupert SandersRobert Pattinson事后竟无条件原谅并重新接受了Kristen。这样的爱情是伟大还是愚蠢;你肯不肯这样做,你又做不做得到?爱情确实是两个人的,旁人永远理解不得,也理会不了。



于《女友》February 2013 - Chatroom


Thursday 14 March 2013

《男友》2013春夏版,魅力登场!

封面人物吴嘉龙Carl Ng


出道超过十年,直到现在还是有不少人为他贴上“吴耀汉儿子”的标签。虽然作为明星二代无可否认,但我们是否也应该试着放下背景,好好认识他?平易近人的吴嘉龙说:当英雄很无趣。


女运动员?那些壮硕又有老鼠肌的吗?No no no,难道你没听说过健康美?在这个讲求保健的时代,运动才应该是都市人必修的“课外活动”,而运动才让体态更健美,更有魅力。不信?看《男友》搜获20位动感美女,直接印证




运动,玩玩就好,干嘛把自己搞得这么累?三名都市男不仅把运动当作“吃饭”的职业,还身兼两职,乐在其中。他们说,再“凶”也挺得住!


肾上腺素Adrenaline是身体产生“备战或逃跑Fight or Flight”的本能反应。偏偏有人爱上了这种心跳加速感,爱挑战身体极限,参与危险性极限运动。两位极限运动爱好者,分享他们的“敢死”精神。


哪一款跑车最炫,让跑车发烧友最想拥有?不同国家不同价位,最炫五款跑车。


想展现自己很运动的一面,想装扮运动风又怕太过“健身房”?《男友》造型师教你如何在这一季轻轻松松搭配,穿搭出既运动又不失时尚的型男打扮!



运动是男人的游戏,而游戏也需要“玩伴”。《男友》精选七款最佳“玩伴”,陪你游戏人间。


运动好处多但运动不当也会带来伤害。让健身指导及医生带你走出几个常见的运动误区。


关于防晒,男人还真的得“放下尊严”,向女人学习。好动的男友若喜欢与阳光为伍,建议备几罐可靠的防晒品在身边最安全。


有人说,“在你还没拥有自己的游艇之前,你还不算成功人士。”这就告诉你,如何拥有游艇,如何在能力所及内享受“拥有”游艇。

骑脚车已升格成为很in的运动生活方式,脚车的造型和功能也有非常大的突破。与你分享外型独特又时尚的折叠式脚车。


因电影《寒战》宣传而敲到的专访,近距离接触郭富城的天王魅力。



有贵气,带点腼腆,《男友》专访这位很红的台湾“创作偶像” 严爵,感受他的温柔趣味。


有报导说,男人平均每三分钟就会联想到与性有关之事。其实,好色男人也有“不性”的时候。这是怎么一回事?又要如何让男人找回“性趣”?


近来鸡尾酒吧很兴旺,为你找到六间值得推荐的cocktail bars,让你周末和夜晚多一个好去处。


美女刘子绚再次为《男友》执笔,这回,她要聊什么呢?


不只要时尚有型,也要活力四射
运动让你魅力加分

2013春夏版The Sports Issue,精神奕奕面世

男友NANYOU 男人的时尚好友



Wednesday 13 March 2013

有多老只有自己知道

话说某天同事P瞄到我N年前拍的公司证照片后,语带嘲弄:“以前头发好多哦。”
当时我虽然面不改色,心里却着实有小震惊,因为我早生华发虽是不争事实,而且有星爷这位勇于表现白发魔男的明星珠玉在前,所以并不怎么在意,但说到头发浓密度,自己其实还满有信心的,怎么会被说成好像未老先衰……莫非,竟然是自己一直在自欺欺人?

不过,当我冷静下来,就立马分出究竟——这个圈子的人对外表就是比较苛刻的。
我是说真的,就好比“瘦身”这个女生永远的话题,我这个圈子的人天天看的是瘦骨嶙峋的模特,听的是什么产品仪器生活方式让你瘦下来,耳濡目染,“日久生情”下,自然练就了吹毛求疵的习惯。

别说我又再自欺欺人,我是有根据的,再话说某周末早晨,有人敲我家门,我睡眼惺忪地应门,来者自称是某某机构员工做家访,然后笑容可掬地问:“Is there any working adult at home?”(家里有在工作的成人吗)我面无表情地回说:“No”,关上门后心里爆笑不已。我这副尊容竟然会被误以为未成年,this guy really made my day
之后poFacebook,朋友M说:“我早就怀疑你打Botox咯。”虽是调侃,不过也还是间接肯定我样子看来不老。当然毒舌留言也是有的:“他只是误以为你是没工作的退休人士罢了”……嗯,对于这类无知留言,我们大人有大量,不去一般见识。

其实样子老不老,三分之一靠天生,三分之一靠保养,三分之一则可靠现今科技补救。在意外表的大有人在,不过不是我。
如果我说“心境很重要”,你一定会呛回我:哎呦什么年代了,还搬这么个老生常谈出来哦。是的,无论你听过多少遍,古人说的“相由心生”真的有他的道理,要不然古训也不会有机会流传到现在。

说个实际例子吧,同事V每天早起一定会沏一壶咖啡或茶,看报纸吃早餐;平时空闲时看看电视,玩玩拼图,做做晨运;每天晚上10点上床睡觉,过了时间就会频打呵欠。
这样的“习性”,很多人一听都说:“原来你已经在享受退休生活了啊。”曾几何时,我们都已经将某些活动打上“年轻”或“非年轻”的标签,或者反过来,年轻就一定要去clubbing,一定要party,周末一定是(今晚)迟出(明天)早归……其实,这样的所谓“年轻”生活,正是促成将来很不年轻的极大因素之一。

你猜V几岁?其实,她才刚踏入30门槛,但她的“非年轻”生活已经持续了好几年,而她的样子……才像20几。
说真的,每个知道她生活习惯的人都嘲笑她是退休人士,我想,搞不好若干年后就是她因养生有道而还以颜色了。


于《女友》February 2013 - Man Talk


Tuesday 5 March 2013

与杨君伟的“变不变”

联想串烧
无限联想,连珠串烧;和栋嘉宾,轮流出招;你说你理,我说我道;天马行空,各有味道。


君伟:
一年之始,温故知新。听DJ访问歌手:新专辑有啥新概念吗?对方回答:不需要新的,把原有的、擅长的,做好,就行了。嗯,歌艺怎可能经常换新?不是变杂耍吗?常怀疑所谓的“新尝试”纯是宣传词。又,看影评人介绍电影系列,写道:还好第二集没重复第一集的手法、特技,否则观众已看腻。噢,才刚牛刀小试就不能重施故技?不能建立个人风格吗?我们会不会都太苛刻、太喜新厌旧了⋯⋯


和栋:
每个领域都有所谓的“包赢方程式”,一旦认定,就会安于现状。比如要求造型师打造新面孔,他们会好言婉拒:没信心,然后表示另请高明。拍艺人,很多会指定妆发(越大牌越坚持),冠冕堂皇说:因为已经建立了默契。实则呢,都是对未知新合作伙伴先入为主地设下不安的心理状态。有多少人可以像周杰伦那样当年以hip hop天王的地位找完全不搭调的金曲歌王费玉清合作?当然,我们更要为小哥愿意走出安全区的勇气鼓掌。


君伟:
有时觉得媒体人都惰性地墨守成规(我麻似),呵呵!搬家挖出十多年来收集的杂志剪报,标题/内容跟现今的大同小异,只是换了名字/日期。视听媒体也镶在旧框框里,话题/形式一成不变。最新的概念是实况电视?来,认识一下鼻祖——美国电视隐藏式摄制节目《Big Brother》/《Survivor》带起的这股风潮,是1999年的事;追溯历史,还有1948年的龙头老大《Candid Camera》。创新、求变?人是惯性动物,谈何容易⋯⋯


和栋:
可不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从猴子变成人,就花了500万年,或许基因里早就有了可变,但只可以慢慢变的种子。工作中变最多最快的是魔术师,但你看刘谦的造型却从不改变,他不让人“动”他头发的理由很简单:已经试过其他的了,现在这个最合适。周星驰在银幕上不管点子、表情、身体语言都变化多多,但大家都知道私底下的他其实很“闷”。一成不变固然不好,变得太多又可能失去自我,中庸之道,就是这么难,所以才与“大学”平起平坐。


君伟:
最怕变得机械化、浑噩麻木过日子。辅导硕士课程曾进行一项有趣任务,转换日常惯性动作:刷牙、扣纽扣、走路回家,全部改变,尝试新行为,进而新思考,体验新感受。教课时应用这个概念,让学生分辨“直觉手”和“感觉手”:一只手以free-wheeling叙述方式,无限制/无阻碍地不停写作,一篇文字中必能找到中心思想;另一只手抓着蜡笔画画,原先感觉残废,后来变得细腻,坚持下去,找回逝去已久的童真。颠覆、突破、创新、跨越,从小处开始。


和栋:
听起来确实有趣!现代都市人的电子习惯最应该改一改:不碰iPad,改拿棋子在棋盘上争战,Monopoly和UNO等纸板和纸牌游戏的实质感觉还是很爽;不玩Kinect,改骑脚车环岛聚会,再拿起球拍下场挥洒汗水;不email不whatsapp不facebook,直接约个时间喝咖啡“说是非”(呵呵)。人手一机、电控联系是大势所趋?没错,但,这趋势,是谁造就的呢?



于《女友》January 2013 - Chatroom

Related Posts Widget for Blogs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