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7 June 2017

影想:Pop Aye


人生平淡,未必非得有波澜才不算虚度。这个道理懂不懂是一回事,接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

曼谷的中年建筑师,生活富裕,但精神空虚。曾受公司重用,奈何年事已高,不免要面对年轻一代取而代之的现实。
某天,他在街上遇到了陪伴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大象,毅然决定带大象徒步走回它的故乡黎府。

故事简单?本片却夺得美国日舞影展的“评审团特别奖:最佳编剧”。
新加坡籍导演陈敬音说,设计复杂情节不是她的杯中茶,她宁愿骨架故事简单,再填入能展现层次的血肉细节,以免失去了刻画人物的场面。
所以,除了大叔和大象主角,我们看到了终日寄情于购买名牌包的大叔老婆,一个一心等待与在天国的弟弟团聚的单身汉,一个年华老去风韵不犹存的人妖,一个愿意相信陌生人的村姑,一个为了钱和生活放弃初衷的年迈叔叔。
这些人物出现在主角大叔的旅程,并没有令影片更“精彩”,相反地却让你更体会到生活的平淡无奇。

其实,这世上很多人的一生都与波澜起伏无缘,能够人生如戏的相信并不在多数。
所以我们看电影,很多时候也是想从中寻求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的人生章节。
如果戏如人生般平淡如水,那天天都过着日复一日生活的观众,还有必要再透过大银幕看别人的平淡日常吗?
我不是一个很难感动的人,可惜我没有在本片的平淡中找到预期的感动。

非在地人拍摄以当地为背景的电影,就有可能会掉入老外拍东方片那样的“不自觉陷阱”——他们对一切东方文化事物都觉得新鲜而纳为题材,但东方人一看,却是早已看腻了的东西。
或许本片也有同样的问题,大象、人妖、僧侣、农村,最具泰国代表性的,毫无悬念地都齐全了。

那很有钱的大叔,一开始就用钱弄辆卡车,把大象载去黎府不就得了?
这是看完本片后觉得最不合理(你也可以说是最煞艺术风景)的地方。
当然,要那样的话,这部片子也不用拍了。

好看指数:3盏灯


于《i周刊》1015期 - 影议馆



Wednesday 21 June 2017

影想:目击者



目击,到底能看到多少真相?被眼睛骗,早就是罪犯利用来脱罪的方法了。

警方破案,很多时候仰赖于目击者提供线索。可是,眼见真的为实?
这其实也是目击作证的一大盲点,因为案件背后的真相,并不会在现场呈现;因为目击者所目击的,可能是冰山一角,结果,反而引领追查者往错误的方向走。
因执导《红衣小女孩》成名的导演程伟豪,酝酿了四年拍这部悬疑推理片,所要传达的就是这个概念。

备受上司看好的记者小齐,发现新买的车子曾经出过车祸,而且竟然是九年前自己作为唯一目击者的雨夜致命车祸。
新闻嗅觉灵敏的他,循线追查,却将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牵扯了进去。

导演采取推理片观众相当熟悉的时空交错手法,一点一点地透露真相,主角在戏中一发现新线索,就会带出形成线索的前因后果。
看戏的观众,也同时成了目击者——看到一些情景,却被更多没看到的事实给蒙蔽了。

之后不停出现的转折,以及急转直下的剧情,让观众脑袋里出现认定——推翻——再认定——再推翻的持续震荡,不到最后一刻不算完。
能做到意料之外当然是好事,但转折过多反而显得有点卖弄。
会想说,只有一个超级大震撼的转折,会不会反而更经典。

主角小齐执意追查的动机不明确,不仅是因为事不关他,还有一个很后面才揭露的秘密,应该会令他不去深入调查才对(不能剧透,看了本片就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这大概是编剧上最大的漏洞。
饰演小齐的金钟视帝庄凯勋,眼神、样貌、气质都酷似陈坤,亦正亦邪,而这个特质在结尾部分完全展露,导演们可以发掘他这一块。
同样是金钟视帝的新马骄傲李铭顺,饰演有名望的潮叔,或许戏份所限,发挥也有限。

与导演程伟豪二次合作的女主角许玮甯,演技一般,难逃花瓶之嫌。
极受瞩目的李安大导儿子李淳,演绎不错,朴实低调得几乎能当成是路人甲——而这正是他在戏中所需的形象。

好看指数3盏半灯


于《i周刊》1013期 - 影议馆


Wednesday 14 June 2017

影想:Personal Shopper



很难说一部电影拍得好不好,只能说你喜不喜欢。这部片子绝对印证了这一点。

看完本片走出影院时的感觉是:“什么啊?”
是的。单看片名,原以为是跟时尚圈有关,结果,它竟然是惊悚片。
如果是这样,也还好,但事实上却非如此。

女主是一个在巴黎专为时尚名人做造型的专属采购员,虽然是得过且过,倒还算尽责。
有灵异体质的她,跟因心脏病去世的孪生兄弟相约,所以一直在等待同弟弟灵魂沟通的机会。
女主前往弟弟生前住过的房子,后来真的看到鬼魂,这部分,无论氛围和设计都是恐怖片格局。
然后,我们看到了女主为雇主寻找衣装及与朋友聊天的日常生活情节,又像是职场剧情片,而且是不怎么样的剧情片,因为只是平铺直叙,并没有带出女主对时尚圈的看法。
这个“支线”又长又闷,显得多余,对整体故事毫无功能性。

之后,女主开始收到不明者(或东西)的简讯,试探她的精神底线。
一来一往的沟通,发生在女主搭乘火车前往伦敦提取衣物的那一整天。这里,又成了悬疑片。
好啦,以为戏肉来了,但简讯沟通桥段已经是熟口熟面,简讯内容又拖泥带水,过程冗长且没出现预期的高潮——女主在床上自慰那段不算,结果让原本该挺直腰板的观众又继续慵懒地缩回椅子上。
全片有一直表达女主寻求存在意义的想法,还远赴阿拉伯寻找“答案”,却又草草回家,真的是莫测高深。

导演Olivier Assayas凭此片获得康城影展最佳导演,但据说影片放映后观众嘘声四起。
我理解创作者对于创意、风格、突破的执着,也愿意支持导演剑走偏锋或不按牌理出牌,但也因此,作品好不好看会更见仁见智。
本片在康城放映后,影评两极化,就是最好的证明。

Kristen Stewart从头演到尾,独角戏和内心戏很多。诠释惊恐、慌乱、内心挣扎、精神压力大等相当到位,可以推翻出道以来的“面瘫”废名。
可惜,豁尽全力的演出,无法让我对导演制造的莫名其妙释怀。


好看指数:2盏半灯
(莫名指数:4盏半灯)


于《i周刊》2012期 - 影议馆


Related Posts Widget for Blogs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