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6 September 2019

什么都电子化,钱到手上都不会算



电子化付费,有必要普及到连小学生也“受惠”吗?

新加坡又有全球第一了,不是部长薪水最高,也不是网络安全世界第一,而是小学生能使用智能手表,休息的时候在学校食堂买食物买东西后,可以智能手表触碰终端机付款,无须使用现金。
在教育部长骄傲地宣布这项创举,并为我国迈向智慧国又跨出一步而兴奋的同时,我们不禁想问,电子化付费,省却携带现金,省略付钱、找钱、收钱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高了便利性,但有必要普及到连小学生也“受惠”吗?

手里没钱,心里有钱?
小学生正处于基础学习的阶段,对于生活技能的部分,很多时候,连学校也未必能有效地教导,毕竟我国学校目前的职责,主要是传授知识,外加一些人文与体育项目,所以举凡生活技能,都需要学生本身在课堂以外潜移默化地学习。
休息的时候到食堂买东西,这种物品与金钱的交易,就是一种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能让他们学会、理解,并反复练习如何算钱,以致省钱、存钱。
手里拿着钞票和硬币的实在感,能让他们对现金有更实质的概念。
但当一切都电子化之后,学生只能通过屏幕上的数字来想象现金,这么抽象,有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金钱意识,甚至学习理财和储蓄吗?
就好比让小学生初学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我们依然要从传统的12点位时钟钟面作为启蒙,而不会因为智能化,就改以数码电子时钟来教导。
为什么?因为通过观看时针、分针、秒针在圆盘上周而复始的移动运行,是一种很有效的视觉学习法,能快速地掌握与计算时间。
现金,也是一样。
通过看到与触摸到一张张不同面值的钞票,以及大小不一的硬币,同样能让小学生更快速与有实质概念地学习在进行现金交易时计算金额。

依赖电子付费会脱离生活
对于智能手表新措施,媒体访问了一名美雅小学三年级生,该小学生回答:“妈妈让我有时候用手表,有时候用现金,我就不会忘记怎么算钱。”
真可谓一语中的,显见家长也认同电子化付款对于小孩子算钱的基本训练,是反作用的。
当然,当局也可以说,那就如同这名受访小学生的妈妈一样,让孩子有时使用手表,有时使用现金,不就解决问题了嘛。
但当孩子习惯了非常便利地扫描一下,就完成购买行为,试问又有多少孩子会自动自发地再使用现金?
电子化付款在一定程度上,必定间接地提高了孩子的惰性。
当孩子从小就习惯以扫描的方式付钱,也会令孩子过于依赖科技,脱离了生活。
你带孩子到一个不能以此方法交易的场所,孩子很可能就不会买东西了。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或杞人忧天,我就曾遇过一个不懂得如何乘搭巴士和地铁的中学生,因为他自小不是父母开车接送,就是搭计程车,根本没有学习乘搭其它公交的机会,他就是一个不具备这项生活技能的人。

失去责任感和问题处理技能
智能手表可连接家长的银行户口,是其另一个功能,也就是能让家长“随时随地”为孩子的零用钱添值。
媒体访问了一名家庭主妇,她说:“有时候会忘记给孩子零用钱,孩子自己也忘了拿,结果得去向老师或学校办公室借。现在有了智能手表,就方便多了。”
无疑,站在家长关心孩子的立场,智能手表解决了此类“意外发生”的问题,但反过来说,家长忘记给孩子零用钱,那是不是家长应付的责任?
孩子忘记跟家长要零用钱,那孩子是不是也应当吸取教训,不再忘记?
无论向老师或到学校办公室借钱,隔天再记得还,其实都是对孩子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很好的训练。
如果一切疏忽和健忘,都由智能手表快速甚至即时地完美处理,是不是也间接助长孩子以为“有难时”可以无须自己想办法,而依赖父母迅速解决呢?

第一的虚名还要拿几个才够?
智慧国是我国未来的目标,各个领域越来越趋向电子化智能化,势在必行,包括学府。
提升国家教育机制及硬体设备,当然是教育部应该做的事,但不断着眼于表面形式的改变,而忽略了对教育本质、教学内容、学生求学环境、教师教学压力等等方面,以致整个教育系统的深入探讨与检测,是本末倒置的。
这就像多年前我任教的时候,校方评估个别教师的年度表现,侧重的是教师是否有很好地主办农历新年、种族和谐日、国庆日、运动会等等庆典活动,而不是所教导班级学生的成绩与进步程度,那种无话可说的感觉,记忆犹新。
全球第一个让小学生使用智能手表在校内食堂买东西的计划,我国获得了。
但这样的“第一”虚名,得到再多,也绝不比一个“全球小学生快乐指数第一名”来得更实在,更有意义。


稿于 August 2017

Tuesday 24 September 2019

电动代步工具不注册,违规者根本抓不到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鉴于民间反应电动脚踏车速度太快,对行人安全造成威胁,政府听取民意,修改了条规,禁止电动脚踏车在人行道上行驶,只准许在脚车道、共用道及公路上使用。
此外,当局也下令最迟明年2月之前,所有电动脚踏车都须注册,并且挂上车牌。
所有电动脚踏车车主也必须将电动脚踏车送交当局检测及批准,以防止非法改装。
新条例实施后,经注册的电动脚踏车车主,如果有一天不想“拥车”了,要把车卖掉,还得办理转让手续。

以上种种为电动脚踏车车主“造成不便”的措施,陆交局这回可说是下重手,打算“认真”应对电动脚踏车主鲁莽行驶及违例改装车子的问题。
不过,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尽管陆交局开放电动脚踏车注册的第一天,有600多人注册,但根据媒体于本月初报道,有不少电动脚踏车车主,为了避开注册、检测及往后的麻烦,都已决定放弃“拥车”,改为使用其他代步工具,如电动滑板车(electric scooter)、电动踏板车(hoverboard)、电动独轮车(electric unicycle)等。
而这些无须向当局注册及检测的代步工具,不允许上公路,却准许在人行道、脚踏车道、共用道上使用。
换句话说,之前的行人安全问题,从另一方面再次浮现了。

虽然有条例规定,这些代步工具在人行道上的速度,不得超越每小时15公里(在脚车道和共用道上的时速上限则是25公里),还有代步工具重量不得超过20公斤,宽度不得超过70厘米,须安装照明灯并在能见度低时开灯,但当代步工具主人违规的时候,当局要如何发现与制止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代步工具使用者在人行道上超速,或者鲁莽行驶,把行人撞倒了,却不顾而去(也就是俗称的hit and run),行人要如何讨回公道?
有注意本地新闻的人都知道,过去早已发生过多起脚车撞倒行人后扬长而去,行人只能自叹倒霉的案例了。

在代步工具越来越普及的未来,我国人口继续上升的未来,行人道不可能扩建的未来,当局要如何解决代步工具使用者与行人愉快并放心在路上行驶 / 行走的问题?
强制电动脚踏车注册只是一个开始,它处理了当务之急,却开启了新的隐忧。
很遗憾的,这似乎显示当局不够深思熟虑。
其实,当局应该要求所有电动代步工具也得注册,毕竟重点是在于确认代步工具使用者的身份,以便在意外发生时,可以有效处理。
同时更是在国人及任何居住在我国的人士,都懂得以他人安全为优先,并且在肇事后能主动承担责任的优雅社会条件促成之前,无奈却有必要的措施。

对于政府希望国人少开车,多使用公交的心情,我们了解,但未必接受。
人口上升本来就不是国人造成或想看到的,政府高官们如果没有以身作则使用公交,只是一味鼓吹愿景,或只在形势上处理眼下问题,实施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措施,甚至还要征收不便宜的额外费用(一切都电子化,为何电动脚踏车注册费还设定在$50?),这只会让人置疑当局的诚意,以及眼光究竟是长远还是短浅。


稿于 August 2017

Sunday 22 September 2019

只是一场场权益的游戏



一切,就只是一场场当局者乐此不疲玩不停的游戏。

风靡全球的美剧《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第七季,让粉丝穷追不舍之际,本地则上演着相关人士或有心人士热烈参与的“权益的游戏”,啃花生吃爆米花看好戏的程度,不逊于热播剧。

一名澳洲籍男童,在新航客机上出现花生过敏症状,所幸父母带备解药,不然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万尺高空上,后果不堪设想。
男童父母预订机票时,已为他要求无果仁套餐,结果过敏竟然是机上其他乘客,打开新航所提供的花生点心包所致。
男童父亲事后要求航空公司考虑禁止提供果仁点心,即遭“键盘战士”围剿,认为为了一个独立个桉,要全体乘客从此牺牲飞机上享用花生的权益,是极度自私,且违反少数服从多数社会体制的行为。

无论是大社会,还是小群体,少数服从多数几乎可说是金科玉律——至少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看,这已经是少数服从多数的 结果)。
在意见分歧的时候,在无法让人人都满意的时候,最佳的退而求其次方法,就是权且满足多数人的权益。
但凡事总有例外,如上述过敏事件,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牵涉到的是“少数”的人命;相对来说,“多数”的所谓权益并非必要。
直白一点说,不禁止花生,可能损害过敏者的生命;但不在机上吃花生,并不会要你的命。
在人命关天的前提下,为了保障多数人无关痛痒的权益,提高了少数人的死亡风险,那才叫自私吧。
(看到网上几乎一面倒的“多数人”留言,以及朋友在脸书上与他人争论,真的觉得心寒,一个小朋友的性命,居然不比在飞机上吃几颗不吃也不会少一块肉的花生重要)

另一件事,是前阵子发生的新加坡小姐选美比赛,摄影师将决赛佳丽群照放上网,引起网民热议,置疑某些佳丽根本不该成为“佳丽”。
对此,主办单位发表声明:要打破刻板印象,人人都可成为美姐。
如此的解释,其实已间接承认了佳丽之中确有未够资格成为美姐的竞赛者,而主办单位愿意给她们一个机会。
遭到揶揄的佳丽直言难过,对身为女人,参加选美的权益被置疑大受打击,但观看选美的观众,也有他们审美的权益啊,究竟该维护谁的呢?
我相信各司其职,虽然没有到要各安天命这么严重,但多大的头就该戴多大的帽子这样的祖宗遗训是还能与时并进的,事实也证明,勉强没有幸福,你看你一勉强,立马就遭到全民公干,那又何苦?

有一个例子就是,天生不是唱歌的料,就别发歌星梦,你身边的人也应该适时阻止,而不是助纣为虐,以为昧着良心帮亲不帮理是支持,实际上却是爱你变成害你。
让你沉沦在一个无法成真的美梦里,是错误;让观看选秀节目的观众听众受到听觉虐待,是罪过。
所以毒舌评论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认同的,那并非只为了效果或收视,它具有本身的正面意义,即使那意味着参赛者的权益被剥夺。
在此情况下,维护多数人的权益是合理的,因为那是本质问题,上高级餐馆,就是要吃到真正的美食;付高价看演出,就是要欣赏到认真绝佳的表演。
为什么要听不好听的音乐,看不美的选美呢?观众听众虽没付出可观价码,甚至是免费,但我们付出了千金也买不回的时间啊。

还有一件,而且能让人准备最多爆米花的,就是今年将进行的指定族群总统选举。
指定的原因是发扬多元种族精神,维护少数族群权益。
这个权益究竟该不该维护,占多数的族群自然不好多说,因为明摆了再有异议就是违背政府坚持的多元精神,但其实在本次选举中拥有特许权益的族群本身,也未必一致欢迎这样的维护措施。
执政党是由人民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选出来的,但之后的政府,却是以少数人决定多数人民的权益,无论多数人民是否反对。
能说什么呢,一切,就只是一场场当局者乐此不疲玩不停的游戏。


稿于 July 2017

Thursday 19 September 2019

It:小丑不够恐怖



先声明,以下是2017年《It》的观后感,不是现在热映中的《It Chapter Two》哦——那个要再等等先。
我没看过Stephen King这部《It》小说原着,也没看过1990年的初代影剧,但对这个「杀人小丑」却绝不陌生。
1986年出版的小说,在那个时候,把一向是带给小孩欢乐的小丑,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可说是新颖的点子,也因此,这个经典的设定,才会一直被津津乐道。
这也是为什麽对这部原着毫无涉猎的我,也会知道有这位恐怖小丑存在的原因。
但也因为没正式看过小说或影集,就产生了一个误会—— 一直还以为「杀人小丑」是变态连环杀人魔,结果并不是,原来小丑是鬼,或更精准一点地说,是超现实的一种存在。

我说过,恐怖片可以简单地二分法——其一是以鬼为主的超现实恐怖片,另一则是以人为主的现实犯罪型恐怖片。
我喜欢第二种,看过很多(不过最近似乎有点疲态,有点不再像以前这麽感兴趣),却对第一种敬而远之。
为什麽?我不喜欢太过超现实的鬼故事,因为一跟「超现实」勾挂,就什麽都可能发生,什麽都可以成立,范围太广,有时很难接受。
包括那些为了惊吓而惊吓的鬼片,往往超出逻辑到一个完全不知所云的地步,让人无法看下去。
话说回来,之所以会看这部2017年的新版《It》,一方面是觉得既然这麽经典,不看好像说不过去;另一方面就是被自己的误会所误——如果之前知道这是鬼片,还真有可能就不看了。

言归正传。
《It》的票房狂收七亿美元,被誉为2017年最精彩最恐怖的恐怖片,网上佳评如潮,IMDb给了7.4/10,烂番茄给了86%,分数很高。
不过我却要泼一泼冷水,不知道为什麽,总是感觉西洋恐怖片就是没那麽恐怖——相较泰国、韩国、日本的恐怖片。
这部《It》,依然没有改变我这个印象。
或者应该说,片中的小丑造型,邪气有了,恐怖感却少了一点,或者应该说,少了蛮多。
要说视觉的效果,那个面容扭曲的女人,反而来得更恐怖。
而小丑几次张开血盆大口,露出像大白鲨一样的几排尖利牙齿择人而噬,那效果反而更像是在看怪兽或异形,没有鬼怪的感觉,也就没有了造成怕鬼的恐惧感。
至于其他的吓人画面,似乎也都还好,主要就是觉得熟口熟面,像女主在浴室裡,长髮从洗手盆洞孔无限延伸,喷发鲜血的画面,就让人觉得好像是一般恐怖片的桥段。
换句话说,就是恐怖画面少了一些「只此一片,绝无仅有」的独家创新。

本片叙述的角度,是从七个同一镇上的小孩来开展,他们都有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基本都是受到同侪排挤,后来也成立了聊以自慰的「鲁蛇俱乐部」。
同时,他们也各有深存于内心的恐惧,而小丑就是根据这些恐惧,适时幻化成相应物事,对他们进行长期的精神凌虐。
之后小孩们一方面是受够了,一方面也是带头的Billy要寻找失踪的弟弟,而决心对小丑展开反击。
老实说,对于七个小孩的个别经历,影片算是有所交待,虽然因为片长问题,每个人所分配的戏份和画面,难免有分轻重,但基本上还算可以的。
不过到了七人连成一气的共患难情节,似乎就嫌薄弱了一些,起码我就没感受到真正能让他们义无反顾的那种凝聚力和热血气魄。(据说小说原着在这方面的描述有到味,后来网上扫了一下,果然如此)
如果说这是一部夹带恐怖元素的剧情片/青春片,也不是不成立,但深刻程度差了一些。

或许,又是盛名所累吧,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也或许,因为这只是「上半场」,希望下半场的「It Chapter Two」可以有更完美的呈现。
* 看恐怖片永远的矛盾——希望恐怖到呱呱叫,又怕被吓到闪尿。


#It
#小丑回魂
#它

Sunday 8 September 2019

The Angry Birds Movie 2:無厘頭讓小孩玩家開心



因手游爆红,延伸出大电影,基本上,就是为了赚钱啦。
为什麽这麽说,因为Angry Birds手游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剧情,也没有故事线,就是简单地以弹弓发射愤怒鸟,摧毁敌对猪的阵营罢了。
后来,为了让这隻红鸟愤怒得有理由,才加入了猪去偷鸟蛋的「前因后果」。
不过要作为一部电影,这样的背景当然还是太薄弱了,于是第一集,就以红鸟的身世为切入点,因为从小被忽略,被其他鸟类轻视,令它长大后一直很自卑,不过机缘巧合下,最后成了拯救小鸟岛的大英雄。
励志。
作为主攻小孩的动画电影,这是一定要的。

来到第二集,还有什麽可以玩?
红鸟虽然成了英雄,但鸟类和猪并没有和解,还是天天在上演丢来射去的戏码,贯彻手游的游戏精神和宗旨。
直到有一天,出现了第三者。
原来除了小鸟岛和猪岛之外,还有不为鸟猪知的第三岛。
这第三岛上住了什麽族群?它们有什麽企图?
红鸟接下来会如何面对来历不明的第三者?
从电影海报与slogan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作为世仇的小鸟和猪,似乎冰释前嫌了?

相比过去和目前市面上多不胜数的动画片,这部趴兔,大概可以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馀。
故事本身的薄弱和新鲜感不足,是最大的问题,要补救就只有靠过程。
本片的笑点,完全建立在无厘头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你是在笑角色的白痴和脑残。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卖萌。
哦还有,影片搬用了不少经典西洋「名曲」,且都下在恰到好处的点,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趣味性。

总结,小小孩会看得开心,大小孩要看情况。
至于大人嘛,就是「孩子开心,我也开心」的意思。
你懂的。


#TheAngryBirdsMovie2
#愤怒的小鸟2
#憤怒鳥玩電影2:冰的啦!
#憤怒鳥大電影2

Related Posts Widget for Blogs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