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0 October 2014

与谢燊杰的“多看几眼”


联想串烧
无限联想,连珠串烧;和栋嘉宾,轮流出招;你说你理,我说我道;天马行空,各有味道。

燊杰
今年终于有机会到伦敦渡假。2000年留学回国后一直没再到过伦敦。如今一算,14年过去了,此次能重游也算有幸。想一想,我们和身边的人或事物的离去相遇,还真得靠点缘分。生活忙碌,尽管交通科技发达,有些事还不是想做就能做,有些人更不是想见就能见。有些地方到过一次,今生就不再有机会重游;有些人挥手道别后,今生就不再见面。想到这,下一次和某些人说再见时,真该好好地多看他们几眼。

和栋
关于“下一次和某些人说再见时,真该好好地多看他们几眼”,都市人A说:“说得也对,要不然他/她突然决定去整个型,下次见面可能还真认不出来”;都市人B说:“还好吧,科技这么发达,随时SkypeFacetime就能‘见面’了啊”;都市人C说:“这是速食时代,反正人生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朋友,这样也才有新鲜感啊,何必眷恋?”嗯,该潇洒时且潇洒,但潇洒和无情,总还是有点分别的吧。

燊杰:
网络社交媒体发达,人人低头看屏幕,对真实的交流反而感到别扭。有朋友忍无可忍,批评社网平台冷漠无情,扭曲人性。更向大家宣称,从此与社网断绝关系,立志寻回自我。(当然,为确保最佳传播率,这些宣言还是通过社网平台发出的)。不久后,发现自己渐渐被大家遗忘,又悄悄地出现在社网媒体上,并直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社网科技的成功,不就是对准咱们不甘寂寞的弱点?

和栋
不甘寂寞是一回事,很大程度还在于无论是同事一起午餐,或是好友一同聚会时,若你跟社网无关,将会出现很多你无法参与讨论的局面。不管我们有多么不愿意,什么人在社网上po了什么样的照片、什么样的话语,或社网上share了什么样的新闻,都已经成了茶余饭后最直接最轻易信手拈来又可以耸动的话题。尤其当你要拓展人脉,社网更是不可少的管道。除非,真的离群,真的不需要群众,否则再如何自命清高,也无法不每天抽时间朝社网多看几眼。

燊杰:
旅行拍照,有时会把自己摆入景点,来个“到此一游”照,有时觉得自己的庸俗破坏了景观的诗意,干脆只拍景点。然而,总觉得花时间拍照,不如好好感受身历其境的经验来得有意义。老远到来,总得多用眼睛看看,用心感受。但有朋友认为记忆不可靠,还是照片实际,旅行时总会猛拍照。哪天忘了细节,忘了当时的感受,只要翻翻照片,多看几眼,即可挑起回忆感觉。还可po上社网与众人分享感觉,何乐不为呢?

和栋
无论出国旅游或在本地消闲,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迫在用心感受和忙着拍照之间挣扎,尤其当po照片上网成了惯性动作后,大家对图片的美术要求日益提高(当然审美鉴赏提升是好事啦),结果就需要更长时间取景找角度做后制呈现最满意的照片,相对削短了亲身体验的珍贵时刻。最终,虽然拍了照存档,但会不会若干时日后回看照片时,却因当初没能细心体会而令回忆苍白?是的,我们该放缓行色匆匆,对周遭多看几眼,不过不只是用镜头的眼,更该用心眼。



于《女友》Chatroom - April 2014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Widget for Blogs by LinkWit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