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3 July 2007

似曾相识的创意

不久前,某知名作家有新作品面市,看到熟悉的作家名,已经有股冲动,要先睹为快。品牌嘛,当成功建立之后,就是有这种奇异力量。
接着看到小说标题……诶,慢着,为什么突然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哈哈,不可能啦,人家是著名作家咧,一定是自己想太多。
“疑虑尽去”之后,开始阅读。越看,那似曾相识的感觉就越涌上来。太像了!跟某西方小说一并列比较,真的是非打上“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不可。霎时,期待完全转为厌恶……
我并不排斥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你说的是刚认识的新朋友,或在吃街边大牌档的时候,或在下飞机后回家的路上。但创作就不行。
所以梁智强拍《跑吧,孩子》,我逢人就说这是完全不值得鼓励的做法,尽管梁导开宗明义坦诚灵感取自伊朗电影。为什么要拿别人的灵感?即使你真能锦上添花,原创诚意零分仍然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梁家班制作的综艺节目,我始终带着不屑。干吗要抄袭台湾的?人家抄日本的是人家的事。你说,可是大家都爱看啊……对啊,没选择地看跟爱看是两回事。抱歉,是你逼我不屑的。
所以好莱坞直接买下日片韩片故事版权,直接翻拍的电影,我一部也不看。电影被称作第八艺术,请在商业考量下,起码尊重原创性的艺术价值。
所以那些从金庸、古龙、黄易、倪匡等著名作家改编成的同名漫画,我不看,即使我是漫画迷。从小说改编成电影,至少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呈现方式。小说跟漫画?对我来说,差别只在你愿不愿意看多多的华文字罢了。漫画原本就应该天马行空,拿别人的成名小说来改编,图的是什么?显而易见。
据说某著名写词人的绝活,竟然是将古今中外的名句搜罗之后,东拼西凑而成一首首“好歌”。
现代都市人对吃越来越讲究,营养也越来越充足,养分却到底都被吸收到哪里去了?大概只壮大了那个叫“投机”的部分吧。
黄和栋
于《我报》June 2006

No comments:

Related Posts Widget for Blogs by LinkWithin